樂行診所台南身心科介紹

伴你.樂行,無論前方風景。樂行診所就是你的旅伴。台南身心科-成人兒童心理治療身心科診所,台南身心科李吉特醫師專長一般精神科(憂鬱、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失智)、兒童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學習障礙、發展遲緩、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透過台南身心科溫暖同理的溝通、精準判斷與具體行動, 帶領你穿越旅途的僵局,即使暫時脫離軌道也沒有關係,我們將會陪伴 你探索「心」的導航,尋找不同風景的平衡點,在這趟名為生命的旅行中 – 快樂前行。台南身心科精神科診所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中正路二段1116號。電話:(06) 2705633。

台南身心科門診時間



李吉特醫師台南身心科診所

專長:
一般精神醫學(憂鬱、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失智)、兒童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學習障礙、發展遲緩、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經歷: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研修醫師。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部主治醫師。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精神科主治醫師及兒童心智科主任。
嘉南療養院 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南區副秘書長。
台南藝術大學駐診諮詢醫師。

什麼樣的情況或是症狀才需要看台南身心科。

1. 心理壓力與焦慮問題:持續不斷的焦慮、憂鬱、失眠、嗜睡、偏頭痛、恐慌症、社交恐懼症等。
2. 情緒不穩定:憤怒、憂愁、憤慨、絕望、憂鬱、孤獨、嫉妒等。
3. 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功能受損等。
4. 其他行為問題:抽煙、賭博、飲酒、吸毒等。
5. 情感反應和衝動控制問題:不能控制情緒或衝動。
6. 其他:身心症狀不明原因的病症,例如慢性疼痛、無力感、恐懼感等。

教導如何正確尋求台南身心科協助

當人們處於身心不適或憂鬱情緒時,他們可能會考慮求助精神科醫生。然而,他們可能會有很多迷思和疑問,例如:「我是否真的需要去看精神科?」、「精神科看診的原因是什麼?」、「精神科包括什麼?」等等。
在瞭解為什麼需要看精神科之前,先來澄清一個迷思:去看精神科並不意味著一定患有精神病。求助精神科醫生可能是因為你需要尋求關於你的身心健康狀況以及如何促進其健康的建議。精神科醫生可以提供專業的評估和治療,以幫助患者處理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
精神科醫生可以治療各種健康問題,包括憂鬱、焦慮、恐懼、壓力、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失眠、人際問題、性別認同、毒癮等等。這些健康問題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例如抑鬱症、強迫症、躁鬱症、及其他精神分裂症等。
如果你正處於身心不適的狀態,你可以考慮尋求精神科的協助。例如,你可以與社工、家庭治療師或精神科醫生進行諮詢。此外,你也可以考慮參加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藥物治療等。
總之,去看精神科是一個重要的決定,可以讓你獲得專業的治療和建議,從而改善你的身心健康狀況。因此,如果你正面臨著身心不適,請務必尋求必要的幫助,以促進健康的精神狀態。
心理專欄
Blog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常見的迷思
我們是否先放下各自的文化背景,看看怎麼做能對孩子比較好

    比起過去,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下簡稱ADHD)對大眾已不那麼陌生,但健保資料顯示,只有大約1/4的ADHD孩子曾經向醫療系統求助,雖然醫療並不是唯一的協助單位,但現實上還是有不少孩子仍未被正確的評估和幫忙,在此列舉一些常見的迷思,來協助大家對ADHD有更深的了解。


我家小孩打電動非常專心,怎麼可能有注意力不足的問題?

ADHD所稱的注意力不足主要是指「抗拒分心的能力」,孩子打電動時表現出高度的興奮和專注,是因為電動真的很好玩,但若讓孩子做一些比較繁瑣的事情,他也能如此專注嗎?典型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就很難抗拒分心,除非是做非常感興趣的事情,否則就是分心到處尋找比手上更有趣的事情。因此,我們不能用孩子做自己熱愛的事很專心來排除注意力不足的問題,這只是說明了當有強烈的動機時,人們都能克服注意力不足,但真正重要的是在其他各個層面,尤其是需要長時間、繁瑣和冗長的任務上,孩子能否維持專心抗拒分心,這也就是為什麼ADHD往往都是在教學現場先被發現,因為教學現場往往很難一直很有趣,於是就襯托出注意力不足的問題。


沒有ADHD這種事情,小孩就是懶、欠管教而已!

ADHD的孩子確實需要費心管教,說欠管教不能說不對,但說懶就未必了。ADHD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它是一種大腦神經結構和神經化學上存在的不同」,科學有非常明確的證據,是硬體跟不上而力不從心,不全然是心裡的道德因素
ADHD的孩子常這麼覺得:「我知道要寫功課啊,我也知道功課寫完就能大玩特玩,寫得好還有獎勵,可是當我用力盯著課本,就覺得房間外面的聲音好吸引我,我控制不了地想知道外面在幹嘛。」
當無法集中注意力久了,自然而然就會覺得:「寫功課好痛苦喔!真的很不想寫。」
到了這個程度,就會被說成懶了,但話說從頭,要是一開始就能感覺專心,寫功課很容易又很有效率,這種抗拒的心理就比較沒那麼容易發生。所以,我們可以這麼總結,ADHD的孩子到頭來確實是散了懶了,但絕不是百分之百的懶散,這當中還是有那麼一些力不從心的部分,若是能克服這些力不從心,他們可不會比其他孩子懶呢!


ADHD是個騙局,以前根本沒有這種東西。

事實上,ADHD和許多神經發展疾患(例如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妥瑞症等))一樣,都是人類自然的神經多樣性,若不是有些多樣性太過辛苦多些協助會更好,與其說是疾患,倒不如說這都是自然而然的特質。也因為這樣,這些神經多樣性早在人類存在以來就一直存在,或許可以想像古代人類集體狩獵時,就是會有人專門注意周遭,反而確保團體的安全。至於為何近不到100年開始創造這個詞,主要是因為文化變遷,人類的生活模式更複雜,要處理的資訊更多,科學研究證實帶有ADHD這樣的特質,若沒有因材施教好好引導,會有明顯比較高的機率無法發揮潛力甚至在社會迷途,因此才將這樣的特質放入醫療協助的範圍。所以,確實ADHD是個晚近才深入探討的議題,但這議題不是被創造出來的,它一直都在,只是我們現在更想要細緻看待這個議題


ADHD無法避免地一定要服藥,這擺明就是藥廠的陰謀!

首先,強烈的科學證據證明ADHD的治療應該以合併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效果最佳,但單獨藥物治療或行為治療都有一定的效果,也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沒有一定要服藥這樣的事情,藥物也就是選擇之一。更直接地說,其實不治療也是一種選擇,只是若有數不清的證據指出不被幫忙的ADHD孩子有較高的機率中輟、未婚懷孕、犯法、發生意外、陷入經濟困境,那我們是否先放下各自的文化背景,看看怎麼做能對孩子比較好,若是對藥物還是很有疑慮不選擇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要積極面對這樣的事實。


ADHD長大就會好,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用特別費心。

成長確實會讓ADHD的症狀改善,首先是大腦神經系統本身成熟帶來的功能改善,再者,成長過程中經過教育和社會化,有機會學會更好的自我調節和應對策略,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可能有利於他們控制自己的症狀,最終人們會發現自己更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並更能夠專注於重要的任務。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統計看來6歲診斷ADHD的孩童,成年後,絕大部分的人症狀都有改善,但是約有一半的人還是有殘餘注意力不足的症狀,可能是粗心大意或有規劃事務的困難,可以想見這段成長過程難免還是會受症狀影響。而且,越來越多證據指出,成長階段接受過協助,可以讓這些孩童成年後避過那些原先較高機率遇到的風險事件。也就是說,ADHD長大真的會越來越好,但仍然或多或少會受這個特質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適度的協助和鍛鍊是有必要的,可以讓ADHD的影響減到最小。

李吉特醫師撰寫
發佈日期:2023-03-08
聯絡我們
Contact